經歷五代 一甲子的堅持,窯廠依舊踏著時代的浪努力前進
紅磚是橋頭社區的根與本,自日治時期明治時代製瓦至今,一世紀淬煉出一種深刻的磚窯產業文化,無論有形與無形,處處可見該產業留下的痕跡與老師傅瑰寶般的技藝,失去的,我們盡力找回,已留下的,我們全力保存,是順達磚窯的堅持。
在橋頭村裡,包括早期製磚、疊磚、燒磚、蓋窯等技術、老照片、磚窯窯體、文字記錄口述歷史、影像紀錄等,都是橋頭磚窯珍貴的文化資產。橋頭社區裡優幾些特屬當地的文化景觀,這些皆與磚窯業的產業有關。社區裡縣道137東側的八卦山脈自日治時期昭和9年(1934)年台灣煉瓦株式會社花壇工場進駐於赤塗崎(現今花壇派出所及對面民宅),成了製磚業原料取用地,經過民國70年代的鼎盛期,八卦窯、自動隧道窯廠紛紛設立後,山地土層逐漸削去,水土保持法頒行禁止開採山坡地後,留下了一座座露出大面積的土層紋理剖面,懸崖峭壁般的山地,串起了現在與過去。
順達磚窯走過紅磚產業的發展興衰,堅持產業走向轉型,延續紅磚價值,現在雖然不再大量生產建築磚,但是創造出紅磚新樣態,小至三公分積木磚,大至重達17噸的公共藝術作品,紅磚的產業我們會繼續堅持,透過文化教育傳承延續。現在我們要把窯廠的故事,用遊程文化體驗的方式繼續傳承下去。
在廠區裡我們保留製磚的完整場域和燒磚所需要的隧道窯全長135公尺長,這是全台唯一可以從頭走到尾的隧道窯,走在裡面的感受需要您親身經歷才懂。